Face is truth. A long way to real truth.

Tuesday, February 21, 2006

看看,这个社会,不知道说什么好

我学了个新词,叫Metro Sexual ,说是现在最受女人欢迎的男人名称。 他们最大的特征是有同性恋男人的敏感,但是仍然是异性恋。首先他们非常会穿衣服,知道什么叫时髦,上班知道穿 Slimane Paul Smith 设计的西装,下班知道穿Zegna Prada的休闲。其次他们喜欢Shopping, 他们陪女人出去买衣服的时候非常投入,品头论足,完全互动。同时这些男人都是美食家,不仅知道都市最"in" 的餐厅,而且自己还可以掌勺,有非常动人的烹调技术。最重要的是这些男人是优秀的聆听者,他们可以非常聚精会神地听女人痛诉恋爱悲剧,关键时刻还将自己的 肩膀慷慨借出来让女人在上面哭一鼻子。另外与这种男人交往没有任何副作用,其之擅长和女人打交道到了与众多女人分手之后仍然以"知己"身份往来的地步。从 纽约回来的朋友说,这种男人是跟着电视连续剧《欲望城市》流行起来的,这是当今的白马王子。

我 家男人可不是这样的,从来不讲究穿,连套西装都没有;我去买东西的时候,他就在外面抽烟;吃东西不认环境只认饭,让他请客就是去吃顿涮羊肉。到是不太爱说 话,配我这种话唠很合适,可以有时候我在说话,他在打盹。而且周围都是一帮老爷们朋友,没事就去掏旧货,买怀表,看足球,就是有女朋友也藏得好好的,丝毫 不露。我俩过得挺好,要不是这些纽约人在这里拌嘴,说什么metro sexual, 我们还不知道我们已经不是时髦人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已经折旧了。怪不得我不爱看《欲望城市》,觉得那里面的女人都够"嘬"的。

昨天去三联书店,一进门就看见《查特莱夫人 的情人》在最显眼的地方摆着。我大概上中学的时候,这本书是英文课的必读书,里面的内容已经差不多忘光了,还好看过一个半黄不黄也叫《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的电影,虽然镜头都是虚的,有些场景却依然记忆犹新。我想了一下,觉得应该对比一下查特莱夫人、欲望城市女人和我所喜爱的男人到底有什么区别:

查特莱夫人   欲望都市女人  我

职业 蓝领   都市时髦人类  除了艺术家,都行
模样 健壮    会打扮   伐木工人
谈吐 不爱说话   不爱说话,   不爱说话
   还爱听女人说话
购物 不知道这俩字什么意思    几乎专业导购   不拦着我花钱就行
住宿 仆人住的地方   同一高级公寓    同居,省钱
食物 不可能共同就餐   共同出入最      一起涮羊肉
                  "in"场所
社交     想都别想       一定要秀给别人   亲朋好友
财产     清贫如洗        腰缠万贯      自己养活自己
情敌    识字的农村寡妇     成千上万都市     同岁的离异中年女友
                   单身女人  

仔细分析一下这个对比结果,我们可以推论出以下几条:

一、 女人越来越要有社会地位的男人。 这挺有意思,性一解放,女人对情人也要求高了,好像不能像查特莱夫人那样洒脱了,那时候的情人是在小木屋里偷情,现在的情人要能出入各种场面,能去鸡尾酒会,能说外文。

二、 女人越来越自私了,希望一个能够围着自己转的男人。这挺自然的,女人现在都有自己的职业了,也挣钱了,完全自我为中心的男人越来越不讨人喜欢了。反正自我和财产是成负比的,你要有好多好多钱,女人才可能容忍你的大 EGO。不然的话,凭什么呀!

三、 我们已经完全进入消费世界,男人要是不懂得消费,那是不会讨女人喜欢的,甚至连共同语言都没有,就别说情人了。现如今对男人来讲,有个好的消费观,对找个情人要比有什么好的世界观和道德观更重要。

四、 最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古今中外,没有女人喜欢话多的男人,所以闭闭嘴吧,用你的耳朵谈情说爱。

我发现这么一比,我的性意识已经非常落伍了,在查特莱夫人和欲望城市女人之间。特此邀请本地的欲望城市女人来写 SEXTALK这个专栏,不想再把我这种开始发锈的东西再在外面瞎说八道。如果有METRO SEXUAL 的男人来代替更是再好不过。

至于我该干什么去,我很清楚,接着拉广告就是了。

Wednesday, February 15, 2006

Think Web2.0 Deeper

博客之P2P

很好的一种解释,Web2.0的扁平化趋势将会克隆整个Web的精神到每一个个体,Web世界正在走向类"分形"的结构。

1. 最早是商业P2P, 然后是文件传播的P2P, 现在是信息的P2P,当前典型代表是博客之P2P。
2. 每个博客既是受众,同时也是传播者。博客世界的草根,就是那个"P",博客的影响力就是带宽。体系上,每个博客都可以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服务器。当然,这只是体系上的,事实上还是两极世界。
3. Blogosphere的Feed,是想跑都跑不掉的种子。比特流世界的P2P体系中最稀缺的种子来源,在博客世界里却很丰富。但是丰富的背后却意味着信息的冗余和复杂,搜索工作还需大量的工作要做。
4. 人的潜力非常之大,在适合的机会和土壤之下,就会迸发出巨大的能量。互联网无疑是土壤,但这机会嘛,有时是水到渠成,有时则要半推半就。博客就是一个机会,它结合了平台与传播。
6. 随着博客和Web 2.0对信息发布、信息交流和双向定制和甄选的变革,信息流P2P的基本框架已经初具规模。
7. 如果有人现在做个试验,就向60年代六度理论的奠基实验那样,不过把实验的方式从传统的邮寄传递,变成在网上进行一封Email的传递,选择多样化的传递起点,每次传递时都加上一个传递者的名字,最后来计算网络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跨度,相信一定是个极为有趣的实验。而从博客上事件流的P2P传递,是不是可以用来衡量这方世界的广度?
8. 信息传递的P2P的趋势,将会使互联人之间的跨度继续递减,传递成本递减,速度递增,应用递增。
9. 博客P2P系统是Blogosphere博客世界的子集,是一个松散关联,高速传递的"自动机"。既带有高度的随机性,又具有高度的聚合性。
10. 博客P2P是一个自然演化的系统,Blogroll,TrackBack,以及被发言光大了的传统超链接等等都是传送工具,但还不够,远远不够。比特流的P2P机会很多,因为很多人同是贡献着;博客世界信息流的机会更多,因为我们距离每个人都来贡献的目标――还远。

其实这种理解下面的高手已经作了总结,breakdown me!
我们不仅仅停留在缩短距离,提高效率的层面,其实我们已经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敲着战鼓。
refer: http://www.cultureby.com/trilogy/2005/12/internet_20_the.html

Consider them a kind of telescope. Those who buy model 3, probably also buy models 2 and 1. Those who buy 2, probably also buy 1 (but not 3). Those who buy model 1 only buy model 1. I make no claims for the veracity or the utility of these models. But writing them out helped return my pulse almost to normal.Model one: disintermediation

The Internet is an efficiency machine. It removes the friction that stands between buyers and sellers. Now Dell can sell directly, from factories to consumers. Now Amazon can disintermediate the bookstore and someday the publisher. We are on the verge of being able to tell how much of the marketplace was about the accidents, not the essentials, of supply and demand. Markets will verge on maximal efficiency.

In this model, the revolution runs deep but its structural effects are limited. Really, we live in the same old world. It's just that certain pieces have been taken out. Hey, we didn't need them anyhow. The world is merely more compact, more elegant. And that's a good thing.

Model two: long tail

The Internet is a profusion machine. It allows small cultural producers to find small cultural consumers, and as a result, all hell is breaking lose. Chris Anderson's long tail model (and my own plenitude model) says that the tiny acts of innovation, rebellion and refusal that used to die in obscurity can now, some of them, find just enough fellow travellers to sustain themselves. As a result, the gravitational power of the center is being made to creak like the mast of an 18th century man of war in a perfect storm. It might hold...or maybe this is the moment to throw ourselves overboard.

I recently had dinner with a journalist who belongs to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newspaper elite. Casually, ever so casually, she let slip that the great newspapers may not exist five years from now. This is a very good way to get an anthropologist's attention and make his head spin. I had to leave the table. My paper bag was in the cloak room.

In effect, the long tail model is an efficiency model too. It says that now that people can reach one another, they will reach one another. The costs of access, the friction created by the media, has dropped to almost nothing. But this model goes vastly beyond the efficiency model. It says that the structural effects of the Internet 2.0 will not be merely a matter of making the economy more efficient. There will also be social consequences large and small. The world will ramify. Elites will fall. Diversity will flourish. The fundamentals of association and government will transform. In short, the very nature of the social beast will change.

This is not a disintermediated world with "bits taken out." This is the world less hierarchical and more heterogeneous, a whole with more, and more various, parts now wired and networked in new ways.

Model three: reformation

The Internet is a reformation machine. It will create new fundamentals of and for our world. It change the units of analysis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m. This reformation model says, in other words, that the coming changes will deeply cultural...and not merely social (model 2) and economic (model 1).

I noticed this doing research in Korea. Teens and college students were creating new networks with webpages (the local equivalent of MySpace) and and the clouds of photos and messages they were sending one another. I assumed that this was Model 2 stuff, a change in fundamentals of interaction, until they began to talk about themselves in new ways.

It became clear eventually that these people were reforming personhood and the self. The self was not merely better connected, but now more porous, more distributed, more cloud like. This cultural fundamental, the definition of what and who a person is, was changing. (In the Attiyeh interview, Weinberger talks about buddy lists in the West and what he calls the "continuous presence" of friends.)

When I listen to Clay Shirkey (pictured) talk about categories of knowledge and the tags by which it is organized, I begin to wonder, as he does more brilliantly than I could hope to, whether we are looking at new ideas of the idea. This too is a good way to get the anthropologist's attention. If there is something my tribe cares about, it is culture and the way in which culture defines knowledge of and in the world. To think that this is now "under construction" is quite enough to make me reach for a paper bag and my best hyperventilation cessation technique. Just give me a minute. No, really, I'll be fine.

The reformation model says fundamental categories of our culture (particularly the self and the group and the terms with which we think about them) are changing. We are now down to what is sometimes called the DNA level of things. This isn't actually a great metaphor for anthropological purposes, but the phrase is a tag, so you know what I mean. Model 3 is not about faster markets or new networks. This is a change in the basic terms of reference, the very internal blue print with which we understand and construct the world.

Model four: continuous presense (everything and everyone all the time)

One way to assess innovations is to make a guess about where we are headed. I think our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destination might be this: we will be continuously connected to all knowledge and all people with a minimum of friction, and priviledge will be measured, in part, by how good are the filters with which we make contact with all but only the people and knowledge we care about. One of these filters will, I hope, be a "pattern recognition" system that detects the fundamental changes set in train by models 1, 2 and 3 so that we can have a little early warning. Because, frankly, you know, I've just about had it.

SeeSunshine

Red and Green

Linguaring IEEE Security Domain

Butler Lampson's viewpoint at the U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s 2005 Cyber Trust Meeting this fall.

Security architecture for ordinary computing can be described with two colors red and green.
[This is very like the beginning of firewall, MZ and DMZ; but now you can see firewall is eventually losting this artificial partition. L2-> L3->L4->...L7, firewall is controlling real information.But now I still agree with Butler Lampson's red and green.]
A typical user would have two environments: a red(risky) one, open to the myriad enchantments and attacks of today's internet, and a green(safe) one, which would be much more protected and have limited communication with world.

In the red side, we can do everything we want do; green side our important treasures are working here, we spend our money online, talk with trusted friends.

Red and green are common in military systems, they are easily implemented by two different machines. But for typical user, this is not very easy. Most of the people are not waking up to the risk.

We need not only red and green security model, but even more quantities of models. All these bottles are filled with different security, privacy, encrypted policy, etc. Everyone can select a suitable bottle to live in just as the house we now lived.

Here I think survive model could be more suitable.

Survive model roles:
Surviver
? - Identification
? - Agent, broker
Bottle
? - Risk
? - Internet link
? - Security Policy

surviver is the virtual mirror, bottle contruct a transparent, least open model for surviver to live safely.
this survive model should be easily accouted and usable.

Hope we can find the balance between simplicity and complexity.

2006身份认证

2006身份认证,我们还要做什么?
今天看到了Radovan Seman?ík的网志。
http://storm.alert.sk/blog/2006/01/03#2006-predictions
是的一年伊始,是做计划的好时候。
充满希望的春天在一步一步地向我们走近。
2006年的身份认证技术该如何发展呢?

正如Radovan Seman?ík所提到的身份认证将会更深入更广泛的出现在商业领域和人们的视野当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会更加注重企业的身份管理系统的建设,当然也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基于标准身份管理系统的应用。Microsoft的Active Directory,Sun的基于其目录服务器的Identity Management System,IBM的Tivoli系统等等所提供的企业级的基于目录服务的身份管理系统将会更加深入到社会各个行业中。另外随着Web2.0的快速发展, 其个性化的特点必定带来对个人身份和隐私的关注,人们将会更加的关注身份认证技术。

尽管目前伴随着Web2.0的发展,基于URL的身份认证技术非常的流行,也有越来越多的此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但是我个人认为,基于URL的识别技术只不过是一种过渡产物,虽然系统的修修补补可以应付目前的一些应用和约束,但是这总不是一种长久的办法,一种重新设计的适用于新的Web架构(Maybe REST)的身份技术和架构将会出现,我认为XRI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身份认证技术发展了这么些年,伴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始末。X.509系统的弱势地位和强身份认证(一次性口令,生物特征等)的步履蹒跚的发展,已经让这些先进的技术与当前的发展同步起来,X.509和强身份认证技术将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是他们会明显的打上Web的烙印,分布式特性将是X.509和强身份认证技术发展的核心动力。

当然我们更大的目标在于建立一个可信的计算环境。身份认证技术只不过是信任建立的基石,它并不能解决我们所面临的所有问题,需要我们更多的从系统和积极防御的观点去建立可信的计算环境。

可能2006年就会是身份认证技术发展的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力量和旧的力量的交互会促进或者催生新的技术,我们拭目以待。

直观的想法:
我们真的总是需要可信的计算环境吗?
分等级的计算环境在Web2.0下如何匹配呢?
不同等级的计算环境之间如何交互呢?

社会信任的定义

原作者: 彭泗清
几十年来来自不同学科(如社会学、经济学、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文化与经济研究等 的研究者提出了无数的信任定义)但是至今没有达成共识。

信任定义的不一致,反映了对信任的理解的分歧,这种分歧导致了信任研究的不同取向。

大体来说,在西方社会科学界的信任研究中,存在以下五种取向。

第一,将信任理解为对情境的反应,是由情境刺激决定的个体心理和行为。
在社会心理学家多依奇(Deutsch,1958)的囚徒困境实验中,人际信任的有无以双方合作与否来反映,两个人之间的信任程度会随着实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信任被看作一个由外界刺激决定的因变量。

第二,将信任理解为个人人格特质的表现,是一种经过社会学习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人格特点。
其代表人物有心理学家罗特(Rotter)、怀特曼(Wrightsman)等。他们认为,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对人性的看法会使他(她)形成对他人的可信赖程度的通常期望(generalized expectancy)或信念。有的人倾向于信任他人;有的人则倾向于怀疑他人。持这种取向的学者编制了很多量表来测量人们在人际信任特质上的个体差异。

第三,将信任理解为人际关系的产物,是由人际关系中的理性算计和情感关联决定的人际态度。
其代表人物有社会学家刘易斯(Lewis)和威格特(Weigert)等人。他们对信任的特点、维度、基本类型等进行了颇为系统的分析。他们认为理性(rationality)和情感(emotionality)是人际信任中的两个重要维度,二者的不同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信任,其中认知性信(cognitive trust,基于对他人的可信程度的理性考察而产生的信任)和情感性信任(emotional trust,基于强烈的情感联系而产生的信任)是最重要的两种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信任大都是这两者的组合。他们还认为,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社会流动性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社会关系都以认知性信任而非情感性信任为基础。

第四,将信任理解为社会制度的产物,是建立在理性的法规制度基础上的一种社会现象。

第五,将信任理解为文化规范的产物,是建立在道德和习俗基础上的一种社会现象。
如果说第一、二种取向是从个人的层面来看信任,第三种取向是从人际关系的层面来看信任,那么后两种取向就是从社会的层面来看信任。其代表人物有卢曼(Luhmann)、巴伯(Barber)、祖克尔(Zucker)、福山(Fukuyama)等。这些学者都讨论了不同于"私人信任"(personal trust)的宏观层面的信任现象,但他们所用的术语不太一致,如"系统信任"(system trust,Luhmann1979)"基于制度的信任"(institution-based trust,Zucker1986)"非私人信任"(impersonal trust,Shapiro1987)"社会信任"(social trust,如Earle &Cvetkovich1995)等。近年来使用"社会信任"一词的学者似乎更多一些。


对社会信任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些人将它看作法规制度的产物,认为人们之所以讲信任,是因为受到法规制度的制约,不敢作出违背信任的行为,人之所以信任他人,是因为相信这些社会机制的有效性,这种理解即第四种取向。另外一些人认为社会信任是文化价值观的产物,人们之所以守信或信任他人,是因为文化中含有倡导诚信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并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内化,此即第五种取向。也有一些学者的观点是这两种取向的综合,认为制度与文化价值观一起构成社会信任的基础。在有些理论中,文化价值观本身也是制度的一部分,所以在这样的理论中,第四和第五种观点也就合在一起。
采用前两种取向的多为心理学家。他们依照心理学的传统范式,将信任理解为个人的心理事件,只关注信任的认知内容或行为表现,而不考虑社会环境的因素。这类研究已经受到不少批评。社会学家多采用后三种取向。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信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维度,是与社会结构和文化规范紧密相关的社会现象。因此,不能将信任从社会与文化中抽离出来,而要将它当作一个不可还原的多维的社会实体来研究。经济学家对信任的理解接近后两种取向,但是他们往往更强调信任的理性基础与制度基础(在某种程度上,法规制度是建立在理性之上的),也就是说,他们更倾向于第四种取向。
对于诚信的根基,前述四位学者的理解相当不同。大体来说,福山持第五种取向,认为信任是由文化决定的,它产生于宗教、伦理、习俗等文化资源;张维迎持第四种取向,明确指出产权制度是信誉的基础;李向阳则同时采纳了第四和第五两种取向,认为文化规范与制度安排分别是个人信誉和集体信誉的主要基础;郑也夫的观点涉及多个层面,差不多涵盖了上述五种取向,而且还特别讨论了信任与合作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张维迎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诚信与信誉的。他的论述并没有从高深的经济学理论出发,而是从困扰中国经济发展和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现实社会问题切入。这个问题就是中国社会目前面临的诚信危机:中国企业普遍缺乏信誉,市场秩序混乱,老百姓缺少安全感。对于诚信危机,不少人都停留在道德义愤的层面,把注意力集中在骂骗子上面,甚至把愤怒发泄到来自某些地域的民工或生意人身上,好像把骗子批倒批臭,或者把某些省份的人隔离开来,就可以万事大吉。张维迎指出,"许多看似道德的问题,实际上可以从产权制度上找到答案。"企业的短期行为,扎根于我们现行的产权制度与政府管制上的弊端。通过多方面的论证,张维迎在书中阐释了一个核心思想:
无恒产者无恒心,无恒心者无信用,毁坏了信誉的产权基础,限制了自由竞争,必然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
在张维迎的论述中,产权制度是一个比道德规范更基本的东西。他在序言中明确提出:"产权是社会道德的基础"。他的这个观点和福山对于社会制度与文化规范的关系的理解有所不同。福山并不认为道德规范或文化价值观念是由理性的制度安排衍生出来的。福山指出,"法律、契约和理性经济为后工业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但还必须用相互关系、道德义务、对群体的责任以及信任来激活它们。而这些是建立在习俗而不是理性的算计基础之上的。"这就是说,道德规范并不是依靠理性制度生长出来的,相反,理性制度要得以生存和有效地运作,还必须靠道德规范来支撑。
在《信任》一书中福山强调文化因素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他认为建立在宗教、传统、历史习惯等文化机制之上的信任程度构成一个国家的社会资本,一个国家的信任度高低又直接影响企业的规模,进而影响该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福山指出,"群体的形成依靠的是信任,而信任是由文化决定的"。福山认为,新古典主义的经济模式向人们展示的人类本质是不完全的,"尽管契约与私利是人们结合在一起的重要因素,但是最有效的组织都是建立在拥有共同的道德价值观的群体之上的。这些群体不需要具体周密的契约和规范其关系的立法制度,因为道德上的默契为群体成员的相互信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张维迎与福山的观点的分歧,我觉得不是一个简单的谁对谁错的问题。他们论述的焦点事实上是不一样的。李向阳的看法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们立论的不同。李向阳指出,在讨论信誉时,我们有必要区分个人信誉与集体信誉。"尽管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但无论从它们的形成与维持机制来看,还是从它们的功能来看,两者都存在重要的差异。"就两者的决定机制来说,"个人信誉更多地取决于一个社会的文化、历史、道德和经济发展水平等等",集体信誉以个人信誉为基础,但是不等于个人信誉的简单加总,"集体信誉的实现还需要有相应的制度安排"。采用李向阳的这种区分,我们不难发现:张维迎关注的是集体信誉,更具体一点说,是企业的信誉;福山讨论的虽然是社会总体的信任度,但是他的出发点是社会成员的信任行为,更接近个人信誉。如果李向阳的观点能够成立的话,那么,张维迎强调信誉的制度根基或产权基础、福山强调信任的文化道德基础就都是理所当然了。
针对中国社会目前的实际情况,我觉得张维迎的观点更有现实意义。福山指出,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同社会中的信任度相差很大。美、日、德属于高信任度社会,而中国与意大利、法国等属于低信任度社会。按照福山的观点,中国很难有效地推行现代企业制度,而且,要解决当前中国的诚信危机就得从重建文化道德观念开始。这种"从心开始"的观点在理论上很动听,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可能变成喊口号、走过场,弄得不好就只能去责怪祖宗。相反,从变革产权制度开始来根治企业的短期行为,是建立市场经济秩序的真正有效的途径,也是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和信任程度的可行之路。因此,张维迎提出的建设信誉的产权基础,可以成为中国社会重建诚信的一个突破口。
张维迎与福山的观点分歧,还牵涉到如何理解信任、理性与习俗三者的关系问题。这正是郑也夫在《信任论》中讨论的核心问题之一。作为我国学者研究信任问题的第一本学术专著,《信任论》对诚信的根基进行了相当系统的分析。郑也夫从当代生物学、博弈论、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中吸收思想营养,讨论了人类信任行为的生物学根源、心理根源、制度基础(理性)以及文化基础(习俗)。同时,他还以"杀熟"现象为例,分析了当代中国社会缺乏信任的起因,包括生物学根源、制度原因、政治原因、社会原因等。郑也夫还注意到了信任的历史性和文化性特点,也就是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信任的结构与特点很不一样,形成信任的根基也可能不同。传统社会中以私人信任为主,现代社会则更依赖于系统信任或社会信任。
当然,四位学者的著作中,还有许多精彩的论点。把这几本书放在一起读,也许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启发。

北望经济学园>>0>>诚信的根基是什么

迷茫的成功之路

假设从无穷小到一到万到无穷大是靠积累增长发展而来,则从无穷大到无穷小是怎样的过程?
  
数学理论上的理性分析是无穷小不经过随一至二的发展就到无穷大是绝对不存在的,于是这就使得人类社会的各种具体发展过程,就成了从小学到高中到大学的过程,这也是人类的成功之路,理性告诉人们的是不要相信突变和偶然,即使存在着突变和偶然,也是量的积累的过程,是从量变才到质变的过程,这种理论是把从一到无穷大的发展作为是直线的发展形式,即从一趋向到无穷大的发展时期,则无穷大和一的距离是随着直线上的各点越去越远,而从无穷大回到无穷小的位置也只能是沿着直线上的点退回来的过程,人类社会的各种发展和成功都必定随一至二要经历这一条直线上的点。  
如果时空是弯曲的,即从一到无穷大发展每每都经历很多挫折,这些挫折让发展之后又不得不再回头,再发展,使从一到无穷大中随着连线的伸长产生的回头弯曲反而成一个圆圈时,又使得在无穷大之中回到无穷小时却是在圆的连接点处,这就让从开始发展到成功似乎要走得很远很久,很曲折,但却从成功到开始点却又象是在圆的连接点上来得平常,或突然,就象从地球上的某一点出发沿经线每天行走,似乎走了很远很远,长度越来越大,并象要有无穷大行下去,但突然之间到了某一天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一样,原来我走过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刚起步时身后的那一脚。  

那为什么我当初不去转身呢?使得这一脚能迅速走完呢,也即是我们要走向无穷大之中为什么不能聪明地转身看到未来的竟是这最后的一步。  只要时空是弯曲的,则从无穷大到无穷小的连接点就只能是在身后的将要连接的那一极小点上,从开始到成功可能是要走无穷大的一个圆圈,但也可能是回头即见到的一个小圆,但即使是我们能知道这身后的一脚是无穷大,而先回步走这一脚时,这一脚又有什么意义呢?反而变得让我们的经历又那么短暂了,在这太容易成功之中反让这一成功似乎全无意义和不可相信。  

成功和偶然的原理就由此而生,这种回头即得到的成功显出的是无多大的意义,且更由于没有经过证实,使这种回头即得到的成功被理性所否认并淘汰,由此就使得人们在很多机会错过之后叹一句,"我早知道,但我当时就是不相信",因为机会很多是在无意义的时候或偶然或直觉中得到或感悟到,这无意义的时候或偶然或直觉中得到的在现代社会科学理论中先给与排斥,或不相信不计较之中丢弃,之后常常再用时间和努力的证实后才承认,这就使得人类的前途,个人的成功,原理的发现总是在象远象近之中飘荡着,人类社会有没有能力先证明身后的是无穷大之后再去行走那正向的一个大圆圈,个人有没有能力先知道自己的成功点之后再去努力呢?   

在已可能是无穷大时要回到起点相当困难,回头沿着走过的路向起点退回吗?但这又有什么意义呢?是再继续向无穷大走去,这有可能在突然之间就是最后的胜利或起点的出现,这是不是真会如此呢?但不管最后的胜利或起点会不会出现,这样向无穷大走下去总有点意义,正是这一原理就使得人类为成功和无穷大去不停努力了。  

这也是对人类的发现和认识中所投资的思考。在曲折的人类生存的道路上,人类的认识总量,有多少是偶然中得到,而这些偶然得到的发现和认识中,其所对社会的贡献又如何在合理的分配中得到利益。又有多少是在巨大的投资和理性的实验中才能得到,也许的经济学所研究只是对具体化的投资才会承认所得和付与经济利益,我想,这也许正是牛顿爱因斯坦的廉价和比尔盖茨高价的一个原因吧?  

其实推动社会发展的更是那些偶然的发现和认识,是偶然的发现和认识来得容易,使其发现者会廉价或无偿地提供与社会和人类,从中形成了群体积累并进一步成为国家积累,在这些积累下使人类的后来者都从中得到利益。   

诸如众多网站上的思想中有很多是在偶然和灵感来时去写的,而去写这样一些个人的认识和发现也许对各不同经历的个人是很容易的,是容易的存在后才会形成无偿。在众多的个人思想的无偿奉献中得到交流,也从中汇成一个新的发现。国家从众多的容易的无偿奉献中得益,使国家实力扩大并稳固,这也如美国富人对容易来的钱也容易投入于其社会福利一样,这种新的发现中其所需要的投资和曾经的投资总量将是如何计算。值得如何回报,其社会价值又将如何计算。而这是不是作为宏观经济理论呢?

Monday, February 13, 2006

关于网络钓鱼的讨论

呵呵,就像网络安全一样,只有把网线剪断就是最有效的安全防范工具。

这牺牲了易用性。

技术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啊。
初步想法:
以PKI为基础,目的是达到Site方声明其是一个合法的网站。
当然这里的信任基础是CA中心了。

每个Site加入一个 【值得信赖吗?】 按钮,只有用户不相信Site的真实性,
它就可以点击该按钮,去获得其信任判别情况。

为了增加其功能性和安全性,相应的也可以增加用户推荐指数,这些信息都
由CA中心进行收集,并且CA中心进行详细的审计信息记录。

作为CA最好的选择应该是目前的防病毒品牌和操作系统自身。

存在的问题:
1.CA中心自身的可信性如何保证?
2.页面的序列是否是可信的,即主页可信,后续的页面是否存在被偷梁换柱的可能性?
3.用户的背景知识要求如何?

另外的方案,有可能出现新的服务形式,一种新型的Portal,它负责对联盟之内的所有
的内容进行审核,为合法用户提供可信的Site连接。